医路寻迹承赤脉,影行榕城践丹心——赴福州鼓楼、马尾、长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信息来源:威廉希尔体育发布时间:2025-08-08浏览次数:16

7月8日至12日,威廉希尔体育“医路寻迹,影践榕城”实践队以“健康科普、文化传承、基层服务”为主题,在福建福州开展了为期五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

  实践伊始,队员们先后走进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的林则徐纪念馆、海上丝绸之路展示馆、“肝胆春秋”吴孟超院士纪念馆和马尾区中国船政博物馆,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触摸精神脉络,汲取奋进力量。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呐喊镌刻在壁,字字千钧。在这里,实践队队员不仅重温近代中国抵御外侮的抗争史,更读懂“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它是危难时刻的挺身而出,更是变局之中的远见卓识。



一艘艘复原的古船模型、一件件来自沿线国家的文物,串联起千年丝路的繁华记忆,更播撒下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种子。实践队队成员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倡议与古代丝路精神的一脉相承,体会到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担当。



从突破肝胆外科手术禁区到培养大批医学人才,70年从医路,他突破手术禁区、救治1.6万患者,96岁仍坚守手术台,吴孟超院士“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与“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崇高医德,让实践队队员深刻理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分量。

告别历史场馆的厚重,实践队转身走进田间地头,与茉莉花海撞个满怀,在福州长乐黄石茉莉花专业合作社,开展了一场以“非遗传承+劳动教育”为主题的沉浸式茉莉文化实践。



队员们通过“听、看、采、制、品”多维体验,在馥郁芬芳中感受千年茉莉的独特魅力,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振兴。晨光熹微中,合作社负责人以“一花一城一茶”为脉络,为队员们展开了一幅茉莉文化的历史长卷。

午后骄阳似火,实践队员头戴斗笠、腰挎竹篓,化身“新茶农”走进连片花田。经过两小时劳作,队员们共采摘鲜茉莉30余斤。当亲手窨制的花茶在杯中舒展绽放,茶汤渐染琥珀色时,队员们也读懂了“一杯香茗千滴汗”的真谛。实践队还尝试制作制作茉莉香包、手串等,茉莉花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连接古今的文化符号、承载健康的自然馈赠。

科普进公寓,青荫护心脑,在福州市台江区百逸老年公寓,实践队用专业知识与真诚陪伴,为老人科普脑卒中预防与急救知识。

针对老年人普遍关注的脑卒中预防问题,队员们重点演示了一套手指操。随着队员们的口令,老人们跟着活动手指,原本有些僵硬的关节渐渐灵活起来。72岁的陈奶奶学得格外认真,她笑着说:“这个操简单好学,平时看电视时就能做,比吃保健品方便多啦!”为了让科普更接地气,队员们还设置了问答环节。面对老人们的提问,队员们一一耐心解答,并结合案例强调“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不少老人主动索要传单,想留下细细阅读。



此外,实践队还在闽侯县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开展街道卫生清扫与脑卒中健康宣讲系列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关爱与温暖。

队员们手持扫帚、垃圾袋等工具,对路面垃圾、墙角杂物、绿化带杂草和烟头等垃圾进行了全面清理。为居民出行创造整洁的公共空间。稍作休整后,在居家养老信息服务中心内一场接地气的脑卒中宣讲随即展开。实践队队员结合专业所学,用“拉家常”的方式向过往老人讲解脑卒中的早期信号,还重点强调了低盐饮食、规律作息等预防要点。针对老人们关心的“保健品能不能防卒中”等问题,队员们一一辟谣,并结合PPT与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脑卒中的成因、早期症状、预防措施及急救方法。并现场演示简单的健康监测小技巧,帮助老人们掌握实用的健康知识。



五天很短,但“实践”二字已牢牢刻入心底。从林则徐纪念馆里“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赤诚,到吴孟超院士手术室里“医者仁心”的坚守;从茉莉花田间非遗传承的芬芳,到老年公寓中健康守护的温暖——实践队以脚步丈量土地,以专业服务社会,在红色基因中汲取信念,在文化传承中厚植情怀,在基层实践中践行医员工的使命。这场“医路寻迹”,不仅让队员们读懂了历史的重量、文化的温度与生命的珍贵,更让青春的力量在服务人民的实践中绽放光芒。



(转载自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