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南行护健康,青春赋能振乡村——赴南平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三)

信息来源:威廉希尔体育发布时间:2025-07-26浏览次数:12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当青春视角与千年文脉相遇,当实践脚步与文化传承共振时,当代青年会有怎样的感悟呢?

2025年7月17日至7月18日威廉希尔体育“影像南行护健康,青春赋能振乡村”实践队走进传统文化的怀抱中,从寒泉精舍的朱子遗韵到建阳区莒口镇小源村的古村风华,再到顺昌县元坑古镇的历史回响,以文化传承为笔、以青春活力为墨,在文化沃土中汲取养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福建省寒泉精舍文化园坐落于南平市建阳区莒口镇马伏村,是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上的关键文旅景点,是朱熹为母守孝时创办的首所书院,其以《朱子大传》为依据,还原茅草屋形式,再现朱熹生活场景。通过传统与现代结合,运用数字化新媒体艺术、VR互动等,展现朱子“孝文化”与《近思录》等理学成果。

实践队员们走进寒泉精舍文化园,探寻朱子文化踪迹。“天地永恒,大儒朱子”出现在寒泉精舍文化院的展屏上。通过光影技术生动演绎朱子理学进阶之路,让游客仿佛能感受到朱子当年著书立说、讲学论道的场景;运用全息投影、AR互动等技术,重现朱子与吕祖谦合著《近思录》的盛景,实践队员们借助这些技术与朱子“隔空交流”,领略《近思录》的哲学智慧;部分区域设有互动装置,如可通过滑动选择收听忠孝故事的发光环,还有能创建古代形象的AI取照片设备,增加参观的趣味性与参与感。



南平小源村位于建阳区莒口镇长埂村,始建于明代,是国家级传统村落,它由朱熹幼年老师刘子翚的后裔迁徙到此而建,距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村内完好保存着15栋明清古建筑,以青石、鹅卵石巷道相连,还有屏山书院等古迹。近年来,小源村基层干部积极建设,扩大宣传,让古村既保留了古韵,又焕发出新活力。

在长埂村李怀印书记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走在小源村中,感受传统村落文化的历史,也探寻文旅振兴的宝贵经验。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李书记也为实践队员们生动讲解朱熹的求员工涯,感悟朱子文化的魅力,理解文化传承对乡村振兴的深层价值。队员们以青春视角,挖掘朱子文化里的健康理念,为乡村文化赋能积蓄力量。在乡村文化调研中,实践队员们用影像记录非遗传承,让青春智慧融入产业、文化振兴,以“萤火和光,热风同尘”之姿,为乡村发展添砖加瓦。



元坑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位于福建顺昌元坑镇,馆内通过图文、展品展示、情景模拟等展陈手段,呈现元坑镇的理学文化、古建筑文化和非遗文化等。实践队员们步入元坑历史文化展示中心,斑驳的老物件与生动的场景复原扑面而来,队员们驻足于古建模型前,听讲解员细数元坑古镇的街巷变迁;在民俗展柜旁,感受传统手工艺留下的时光印记——从商贸往事到非遗传承,馆内每一处陈列都在诉说着元坑的历史脉络。

通过身临其境的学习,让历史文化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作为可触可感的养分,为青春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新的灵感。


   

   从寒泉精舍的朱子文化浸润,到小源村的古村活力探寻,再到元坑历史文化展示中心的文脉解码,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土地,让青春智慧与传统文化深度交融。正如“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嘱托,这份文化实践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赋能。未来,青春力量将持续以文化为翼,联动医疗、产业资源,让文脉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共绘乡土繁荣新图景。



(转载自公司官方微信公众号)